熊猫体育(中国官网) 官方直播服务平台

新闻资讯

熊猫体育,您的专业体育伙伴。我们运用创新科技,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体育服务。从赛事直播到数据分析,激发运动热情,培养健康习惯。与我们一起,开启精彩体育之旅。

你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前沿

探索中国家长对儿童肥胖预防项目的偏好:为健康政策制定 “导航”

发布时间:2025-04-18 16:12:46    阅读量:

  为探究中国家长对儿童肥胖预防项目的偏好,研究人员开展离散选择实验(DCE),发现家长重视成本等因素,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在当今社会,儿童肥胖已如同一场悄然蔓延的 “健康危机”,席卷全球,中国也未能幸免。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儿童超重或肥胖的比例急剧攀升,从 6.6% 一路飙升至近 20%。这一变化背后,隐藏着诸多令人担忧的健康隐患。肥胖儿童不仅面临着当下患 2 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高风险,更可怕的是,这些健康问题往往会 “如影随形”,延续至成年,严重影响一生的健康质量。

  造成中国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峻的原因错综复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高能量、加工食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而传统健康食物的摄入却逐渐减少。同时,科技进步带来了生活方式的转变,孩子们越来越多地沉浸在电子产品中,运动量大幅下降。此外,社会经济因素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父母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影响着孩子的生活方式和健康意识。

  然而,在应对儿童肥胖这一难题时,一个关键的环节却被忽视了 —— 家长的偏好。家长在孩子的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养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针对中国家长对儿童肥胖预防项目偏好的实证研究却极为匮乏。这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缺乏明确的方向,使得制定出的干预措施难以精准满足家长和孩子的实际需求。

  为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来自香港城市大学、暨南大学等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挺身而出,开展了一项具有开创性的研究。他们采用离散选择实验(DCE)的方法,深入探究中国家长对儿童肥胖预防项目的偏好,相关成果发表在《BMC Public Health》杂志上。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广泛的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确定了儿童肥胖预防项目的六个关键属性,包括平均每日锻炼时间、主要锻炼地点、平均睡眠时间、主要饮食模式、早 / 晚餐时间和愿意为项目额外花费的费用,并为每个属性设定了不同的水平。然后,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滚雪球抽样,招募了 631 名符合条件的家长参与研究,这些家长均育有 5 - 17 岁的孩子。在研究过程中,家长们需要在一系列假设的肥胖预防方案中做出选择。

  研究人员运用多项 logit 模型(MNL)和潜在类别模型(LCM)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多项 logit 模型基于随机效用理论,用于分析家长对不同属性水平的偏好程度;潜在类别模型则用于探索家长偏好的异质性,识别不同偏好的群体。

  在分析家长对各个属性的重视程度时,研究发现,家长们最为关注的是为项目额外花费的费用,其重要性占比达到 32.36%,这反映出家庭经济因素在肥胖预防决策中的重要地位。紧随其后的是平均睡眠时间(18.42%)和主要饮食模式(16.49%),而平均每日锻炼时间在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相对较小,仅占 6.85%。

  进一步对属性水平的偏好分析显示,在睡眠方面,家长们更倾向于孩子每天有 9 小时的睡眠时间(优势比 [OR]:1.291;95% 置信区间 [CI]:1.186 - 1.406;

  ,参考:7 小时),其次是 8 小时(OR:1.265;95% CI:1.163 - 1.376;

  )。在饮食模式上,与低脂饮食相比,家长们更偏好高蛋白饮食(OR:1.114;95% CI:1.034 - 1.200;

  ),同时,家长们普遍倾向于孩子采用早进食模式(晚进食模式 vs. 早进食模式,OR = 0.820;95% CI:0.792 - 0.846;

  )。在锻炼地点的选择上,学校成为家长们的首选,与学校相比,健身中心的选择优势比为 0.837(95% CI:0.785 - 0.893;

  潜在类别分析识别出两个不同的家长群体。群体 1 的 183 名家长(占 29%)更倾向于孩子每天进行 2 小时的户外运动,偏好 8 小时睡眠,且不太愿意为肥胖预防项目额外付费;群体 2 的 448 名家长(占 71%)则更支持孩子每天进行 1.5 小时的锻炼,偏好 9 小时睡眠,并且愿意为体重控制额外支付 100 - 200 元。但两个群体都青睐高蛋白饮食,且都重视早进食模式。

  亚组分析还发现,父亲和母亲在偏好上存在差异。父亲更注重孩子的平均睡眠时间、主要饮食模式和平均每日锻炼时间,而母亲对平均每日锻炼时间的重视程度较低。此外,孩子体重正常的家长与孩子超重或肥胖的家长在偏好上也有所不同,前者更关注孩子的进食时间,而后者对孩子的运动锻炼期望更高。

  这项研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它为制定符合中国国情和家长需求的儿童肥胖预防政策提供了宝贵的依据。研究表明,家长愿意为孩子的肥胖预防投入一定的资金,且对饮食、睡眠和锻炼等方面有着明确的偏好。因此,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这些偏好,制定针对性的教育宣传活动,强调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同时与学校合作,提供充足的体育设施和安全的锻炼环境,调整学校作息时间,保障孩子的充足睡眠。此外,考虑到不同家长群体的差异,政策制定者还应制定差异化的肥胖预防策略,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人员主要运用了离散选择实验(DCE)、滚雪球抽样以及多项 logit 模型(MNL)和潜在类别模型(LCM)进行数据分析。通过离散选择实验,研究人员让家长在多个假设的肥胖预防方案中进行选择,从而获取他们的偏好信息;滚雪球抽样借助社交媒体平台招募了大量符合条件的家长;而 MNL 和 LCM 模型则用于深入分析家长的偏好数据,挖掘其中的潜在规律和群体差异。

  综上所述,该研究通过深入探究中国家长对儿童肥胖预防项目的偏好,为解决儿童肥胖这一公共卫生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尽管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样本局限于城市家长、研究方法可能存在偏差等,但它依然为后续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望推动中国儿童肥胖预防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熊猫体育熊猫体育